“小摊位”汇聚起大文明
时间: 2023-08-22 来源:博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博乐市积极破解文明实践群众组织难问题,结合农村集市聚人气、便于服务的实际,统筹各部门和社会优质志愿服务资源,在各村镇传统集市聚集地,依托“多样化、分众化、常态化”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定期开展“一站式”为村民送服务、送温暖、送文明、送实惠、送健康的“文明实践大巴扎”活动,服务群众3万人次。
一、全域联动,资源共享,联合共建赶巴扎。一是加强统筹保障。每月月初,由文明实践中心汇总统计文明实践大巴扎活动开展情况清单、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文明实践大巴扎时间、地点、人员、项目等,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落实志愿服务保障措施,确?!拔拿魇导?/span>大巴扎”活动顺利进行。二是推进三级联动。按照村级“点需求”、镇级“作保障”、市级“派服务”三级联动工作模式,实践中心根据巴扎的人数、规模和群众的需求调配市级资源,派出市级志愿服务队伍,与街道(乡镇)志愿服务队伍共同开展文明实践大巴扎活动,推动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坎,以文明巴扎“小切口”做活文明实践“大文章”,形成了“月月有主题、场场有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三是深化结对互助。安排街道与乡镇场结对,依托街道辖区共建单位资源,联合乡镇场每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巴扎活动,每个月街道和乡镇场结对互换,使全市所有单位都能够服务到所有乡镇场,确保党的科学理论、惠民方针政策及优质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有序、有效、持久地配送到基层,配送到群众身边。

二、丰富内容,贴近群众,“六大习惯”随身行。一是始终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将博乐市新时代“大篷车”开到活动场地,用宣讲队自己编排的小品、快板、莱帕尔等文艺作品,将党的主张和意志直通群众,转化为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群众在喜闻乐见、欢声笑语中传正能、真受益。二是紧扣群众需求这一核心关键,整合市级文明委成员单位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资源,组建理论政策宣传、文明新风传播、文化和教育服务、法律宣传服务、技能培训和科普服务、健康公益服务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伴随群众赶集市,开展宣传宣讲、医疗送诊、义务理发、修理拉链鞋子、手机贴膜、清洗眼镜、配钥匙、种养殖技术指导等便民服务,同时成立秩序维护、卫生保洁志愿队,对集市交通进行疏导,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劝导赶集群众及摊贩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保证集市畅通、卫生整洁干净。三是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场场必到,通过文化汇演点亮“文化集市”,将送演出、送展览、送图书、送文艺辅导下乡与辖区民间艺人、传统文化登台演出展示相结合,吸引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四是开展“道德模范走进巴扎”活动,让身边好人成为宣讲主角,弘扬道德新风,让群众在充满爱心、睦邻亲善中彼此感染,在助人为乐、守望相助中相互鼓励,在诚实守信、坚守善道中笃定信念,在勤勉敬业、真诚奉献中升华精神,在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中延续温暖,赶集的日子,变成了老百姓精神物质共同收获的日子。
三、场地灵活,不拘一域,打通最后一公里。在活动创新上多下功夫,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和工作思路,哪里有群众,我们就把台子搭到哪儿,有集市的时候赶集市,遇到群众喜爱的、参与多的各类节庆活动,我们就将台子搭到活动现场,如在乌镇介格得布拉格芍药花基地、贝乡决肯村荷花池旁,青镇克日木村龙虾啤酒节上都有博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巴扎志愿服务队的身影,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农村意识形态工作和市民群众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提升的新引擎。目前,博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巴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也由最初参与活动的6家单位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30余家单位百余人,其中既有具有专业特长的老手艺人,也有热心公益的年轻技师,这些能工巧匠的加入,让志愿服务在传承文明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烟火气里浓浓的人情味。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观摩会为契机,按照张莉英常委讲话要求,继续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大巴扎活动,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将更多便民、利民的服务内容融入到文明实践大巴扎活动中来,不断巩固提升文明实践活动品质,切实将理论、政策、服务、欢乐、文明送到群众身边。
责任编辑:董 晓花